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例如,协调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与利用,防止能耗污染留在国内,节能效益流向国外。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定价机制,在定价时综合考虑价格、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二、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新阶段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生物乙醇产量达到5300万吨。三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绿色能源交易机制,把碳交易与激励发展清洁新能源政策结合起来,调动全社会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中试和推广相结合的新技术研发规划体系,在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2007年到2008年,我国当年安装的风电机组中国产设备占比由55.9%增加到了75%,带动了相当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
如由电网企业解决风电入网最后一公里线路建设问题,切实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便利。因此,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通货膨胀目标管不管用?还是有些管用,通货膨胀的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就看它和平均数的简单度量,02年到现在平均通货膨胀率还不到3,2.8,但是波动情况跟美国相比还是比较大,一般情况下美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幅度小的多,和美国过去二三十年通货膨胀率差不多,但是波动幅度比他们大的多。
你要说加息半个点一个点根据历史能猜出来。宏观调控不是一个人的水平,是全社会的水平,因为工具杠杆多了以后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从过去宏观调控角度来看国务院做决定肯定是各个部门的考虑、各个部门的想法都在权衡,有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有的从加息,央行可能更多局限于加息或者减息的手段,这也有宏观分析的方法水平,应该说提高的速度还是蛮快的。是用价格杠杆、行政手段包括银监会下一些文件要求,拿起一件武器,那件武器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用的人不知道,被用的人更不知道,所以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一把打下去是打晕了,还是没有用。过去我们到二十几的通货膨胀率,那时候给央行行长换了,现在再走个央行行长恐怕不行了,二十几的通货膨胀率至少得走总理吧,现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包括民族化的建设、网络舆论压力,进步还是有一些,但是还是有很大空间。
简单地说,未来通货膨胀率就是简单看从现在往后推迟12个月,应该说现在定货币政策的人心里边可能还是这么想的,还是到3,如果今年全年平均是3,年底差不多1以下,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也是非常严重的通货紧缩,08年的情况重演一次。今年1、2月份,5能不能打得住难说,简单平均1月份是5,递减到12月是3,平均是4
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麦克库洛赫的经济学——供求经济学——并不因金融危机而失色,其仍有巨大作用。对他们来说,不可理解之处乃是当今有如此之多的经济学家不知道怎么说供求啊供求。到此,麦克库洛赫的鹦鹉已经可以下结论了。这是因为,这些措施无一例外地会使政府债务增加,而金融市场正处在主权债务的引爆点上。
政府降低失业水平的措施注定要失败,因为美国当前的高失业是结构性的,其经济计算失误,生产资源、家庭和商业需求也不匹配。他们会同意鹦鹉的说法:下降的通胀率表明,宏观经济问题在于对新产品和服务需求不足,安全的高质量政府债券利率过低表明安全资产的供给——不管是央行发行的货币,是银行政策提供的担保,还是赤字支出形式增加的政府债务——太少了。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即销量下滑是因为供给短缺而需求依旧强劲,那么销售数字下滑应该伴随价格上涨。有的政府已经用尽了自己的举债能力,如果继续举债,或者发行更多的货币,或者提供更多的担保,市场可能就要对它们失去信心了。
据说19世纪早期,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讲过一个段子:把一只鹦鹉训练成一位差强人意的政治经济学家,只需教它一句话就行了:供求啊供求。如果销量下滑是因为需求不振,而供给依旧充沛,那么当销售数字下降到趋势线以下的同时,价格也应该下跌。
鹦鹉会说,问题出在家庭和企业仍在大力积攒安全的高质量资产,为此不惜把购买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节省下来用于抢购供给不足的政府债券。如果经济学家真的如同麦克库洛赫的鹦鹉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真的紧盯着供给和需求,经济学的确会很有用。
受过足够训练的鹦鹉——与今天的许多经济学家不同——此时会问:政府债务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是因为政府供给了太多公共债务,还是私人部门对公共债务需求太大?如果问题出在供给过多,那么政府继续举债就应该伴随低物价水平,换句话说,就是高利率。对于一只智商正常的鹦鹉来说,通过供给短缺或需求不振区分销量下滑,易如反掌。这一观点的支持者声称:问题出在生产性供给不足,而不是总需求不振。■作者为前美国助理财政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国民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 进入专题: 经济学 。高失业与下降的通胀率并存,而工资并未因生产瓶颈效应而升高,这表明对美国当前高失业的结构性供求解释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史家对于大萧条的考察有一个铁板一块的共识:大萧条程度之深、历时之久的原因是政府拒绝做更多的事,而不是政府做了太多的事。
公共债务问题并非投资者因政府滥举债而失去了信心,而是政府发债不足,私人部门对安全资产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满足。猜猜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属于哪种情况?对鹦鹉来说,这真是太容易了。
但在我看来,由于许多经济学家并没有表现得比麦克库洛赫的鹦鹉更聪明,因此大部分经济学大概已经没人相信了。再看看这些论调:不管是通过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还是通过银行政策增加风险承受力,或是通过财政政策提供急需的储蓄渠道,政府提振需求的措施注定要失败。
没有哪家企业的管理者,会因为缺少合格的劳动力和产能不足而不惜花更多钱以雇佣更熟练的劳动力或购买高产能的生产设备。如果问题出在需求过猛,那么政府继续举债就应该伴随高物价水平,也就是低利率
这一观点的支持者声称:问题出在生产性供给不足,而不是总需求不振。再看看这些论调:不管是通过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还是通过银行政策增加风险承受力,或是通过财政政策提供急需的储蓄渠道,政府提振需求的措施注定要失败。有的政府已经用尽了自己的举债能力,如果继续举债,或者发行更多的货币,或者提供更多的担保,市场可能就要对它们失去信心了。日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麦克库洛赫的经济学——供求经济学——并不因金融危机而失色,其仍有巨大作用。
据说19世纪早期,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讲过一个段子:把一只鹦鹉训练成一位差强人意的政治经济学家,只需教它一句话就行了:供求啊供求。他们会同意鹦鹉的说法:下降的通胀率表明,宏观经济问题在于对新产品和服务需求不足,安全的高质量政府债券利率过低表明安全资产的供给——不管是央行发行的货币,是银行政策提供的担保,还是赤字支出形式增加的政府债务——太少了。
这是因为,这些措施无一例外地会使政府债务增加,而金融市场正处在主权债务的引爆点上。但在我看来,由于许多经济学家并没有表现得比麦克库洛赫的鹦鹉更聪明,因此大部分经济学大概已经没人相信了。
如果问题出在需求过猛,那么政府继续举债就应该伴随高物价水平,也就是低利率。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即销量下滑是因为供给短缺而需求依旧强劲,那么销售数字下滑应该伴随价格上涨。
经济史家对于大萧条的考察有一个铁板一块的共识:大萧条程度之深、历时之久的原因是政府拒绝做更多的事,而不是政府做了太多的事。政府降低失业水平的措施注定要失败,因为美国当前的高失业是结构性的,其经济计算失误,生产资源、家庭和商业需求也不匹配。■作者为前美国助理财政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国民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 进入专题: 经济学 。如果销量下滑是因为需求不振,而供给依旧充沛,那么当销售数字下降到趋势线以下的同时,价格也应该下跌。
高失业与下降的通胀率并存,而工资并未因生产瓶颈效应而升高,这表明对美国当前高失业的结构性供求解释是站不住脚的。猜猜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属于哪种情况?对鹦鹉来说,这真是太容易了。
对他们来说,不可理解之处乃是当今有如此之多的经济学家不知道怎么说供求啊供求。如果经济学家真的如同麦克库洛赫的鹦鹉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真的紧盯着供给和需求,经济学的确会很有用。
鹦鹉会说,问题出在家庭和企业仍在大力积攒安全的高质量资产,为此不惜把购买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节省下来用于抢购供给不足的政府债券。受过足够训练的鹦鹉——与今天的许多经济学家不同——此时会问:政府债务之所以达到今天的水平,是因为政府供给了太多公共债务,还是私人部门对公共债务需求太大?如果问题出在供给过多,那么政府继续举债就应该伴随低物价水平,换句话说,就是高利率。